找到相关内容905篇,用时2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毗尼研究方法举隅──个人研律经验谈

    无效。同理,凡诸僧团议决事项,或是异时异地之‘随方毗尼’,合于毗尼之根本精神(十大利益)者有效,抵触之者无效。准此以观,假使是透过比丘僧团议决的方式,或是透过‘僧团只有一部僧受戒不如不如律’的研讨...毗尼研究方法举隅──个人研律经验谈   释昭慧  光学坛 第三期  (1999出版)  页22~56  光佛教文化研究所发行  本文全文由光佛教文化研究所提供,特此致谢  ---------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4846652.html
  • 僧教育制度之建立(上)

    》为清高,学得满腹教理、经论,回到常住一看,尽是不如与低俗事,而常住方面则认为他们是贡高我慢。如果有机会,常住还可以(也只能)让他讲讲经、教教书、办杂志什幺的,可是我们并不需要那幺多教书及讲经的人啊...毫无条件的供养学院一切的人力与物力。尤其长久以来,寺陆军本身的不如形象就一直为办教育者所戒,另一方面也为了怕寺务的介入,会干扰了学院计划性的教学内涵,因此,也就堪称学院与常住绝然划清界线的局面。如果...

    法藏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2446727.html
  • 佛教声明学原理

    ”三字也好,念诵其它密咒也好,念诵的声音与华严字母及身心的气脉都有关系。能如法念,一口气顺着下来,有助气机畅顺,贯通中脉;念诵不如,气就外散,乃至断了气,就不易震开气脉。念诵正确得法,上下七轮的气脉...将无我、无常、寂灭归为空性,即无自性、无永恒性、寂灭性,均是万有实相空性之表现。故将三法印演进而为一法印,即一实相印。这一实相,就是性空。以是空性,成就万有一切。所谓“以有空义故,一切得成;若无空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4746793.html
  • 有关受具前阶规制之种种

    。他们的逻辑是:汉传若果无式叉摩那戒,则比丘尼制度自属不如,藏传女众也就甭想从汉传比丘尼的十人僧中接续比丘尼制度的法统──换句话说,藏传安尼就别想成为比丘尼了。  当年十至十一月间,达赖喇嘛特使,...有关受具前阶规制之种种  ──沙弥(尼)、式叉摩那与“异学四月共住”规制之研究  释昭慧  光学坛  第四期(2000)  页19-39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0246835.html
  • 以蕅益智旭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「復興」內涵(1)

    被障緣侵惱。因思佛滅度後,以戒為 師。然竟不知受戒事,何為如,何為不如。〔註13 〕 於此,他提及初出家是以念念於宗乘,而將教、律放緩... │ │北亂 軍入山西;殺 │ │舌血;經三閱律,始知受戒如不如│ │ │袁崇煥;增 田賦。 │ │事,但見聞諸律堂,並無一處如法者;│ ...

    釋見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0347265.html
  • 以蕅益智旭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「復興」內涵(2)

    1》,頁8。 頁239 徑,仍不知出家受戒一事,何為如,何為不如。因杭州雲 棲寺有學戒科,所以25歲冬,從天臺山躡冰冒雪來到雲棲受具 足戒。〔註104〕這是... 其相應與否,名之為察。或自除疑,或除他疑,但當學 習此,不得隨逐世間卜筮也。〔註62〕 在此,他區分《占察善惡業報經》的卜筮是依據地藏菩薩所指...

    釋見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0447266.html
  • 「六群比丘」与「六众苾刍」──兼谈佛典仿译及其对汉语的影响

    dhammika parisa,如-众)、非法-众」(adhammika parisa,不如-众);法语-众(dhammavadini parisa)、非法语-众(adhammavadini ...、不恰当的时机;不合时令、不合时节;带词尾的a-kalika则还有「不待时、立即」之义)、「见-/现-」(dittha-dhamma,现世、此生)等都是。4除了词的层面,5词组层面甚至句子层面也都...

    蔡奇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3847510.html
  • 七觉支——菩提道上的七色桥

    观法即观六根触境所生六识﹙见、闻、嗅、尝、触、意思﹚皆系无常、苦、无我。(2)择法觉支指舍弃不如﹙不适当的修行方法﹚、舍弃不适当的说话﹙犹豫时宁愿沉默﹚。选择如的修行与现阶段的重点﹙如心念住、打坐、...、定觉支、舍觉支。我们曾经讲过修行的次第:亲近善知识、闻思正法、无间根本作意﹙世间就是无常、苦、无我﹚、向﹙依远离、依离欲、依灭,向于舍﹚。向的第一步就是正知正念。一般七觉支都是放在四念住...

    张大卿 弘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0547750.html
  • 界蕴处的作意——苦能软坚

    粗、细、胜、劣、过去、现在、未来﹚,为正知当下,接受此识的成形﹙蕴﹚。  看到识的不能过滤消化,形成粗糙名色﹙倾斜败坏﹚,接受名色。看到名色的六入进出攀缘,接受已经攀缘,但静观其变。  看到不如的...一种果汁,最后变成一种没有营养的糖水。在佛教史上,有简略的两种分,有所谓五百年正法时期,五百年像时期,五百年末时期。所谓像时期,就是很像佛法,但不是佛法;所谓末时期,就是要听正法变得非常困难...

    张大卿 弘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4447855.html
  • 陈柏达居士 著:净土的见证(3)

    净业礼忏义,并且在序文里头说:“自从我受完具足戒以后,我便知道要学习戒律,但因禀性平庸,根器浅薄,所以表现出来的行为不如。后来遇到天台宗的神悟法师,苦口婆心地提携和教诲我,才知道更改修行方向,深入研究(...地往生了。(乐邦文类)  第六十二章  择取净土  “药无贵贱,对症者良,无高下,应机者妙”、“归元无二路,方便有多门”。佛所说的每一种,都是为了对治众生的烦恼和执着,以及顺应对方的根器和性向所...

    陈柏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5347876.html